学生活动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学习生活 » 学生活动

“会通”国际学生社区系列活动                                                                                                 乘文化之“帆” 架友谊之“桥”——我院与外国语学院学生赴娄烦开展研学活动

发布时间:2025-05-14

为加深留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与国情的了解、促进中外学生交流互动,5月11日,国际教育交流学院与外国语学院学生赴娄烦开展研学活动。活动邀请我校外国语学院“何以山西”思政精品课资源库建设项目负责人闫玉华老师作为指导老师,以参观高君宇故居纪念馆、体验娄烦非遗文化为主线,让留学生在沉浸式学习中感知中国精神,在互动交流中深化文化共鸣。

图片2.png

首先,同学们走进高君宇故居纪念馆,通过珍贵的历史图片、文物与场景复原,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高君宇的革命历程与家国情怀。来自越南的留学生丁芳宝儿驻足于高君宇手书“我是宝剑,我是火花”的诗句前,感慨地说:“中国革命的先驱者用他们的生命去诠释信仰,这种伟大的精神真的非常了不起,它超越了国界,对我们青年一代来说,有着巨大的激励作用,值得我们去传承和发扬。”土库曼斯坦留学生王大伟则对馆内展示的山西早期革命活动表现出浓厚兴趣,多次与讲解员互动交流,他好奇地询问了很多关于当时革命斗争的具体情况。

接下来,我院学生参加2025年山西省教育厅“何以山西”大中小学思政精品课资源库建设项目调研会,围绕“弘扬君宇精神、挖掘红色资源、传承非遗技艺”主题座谈交流。近期刚荣获山西大学“非遗正青春”校园演说大赛“非遗饼行者”荣誉称号的越南留学生丁芳宝儿,在谈到娄烦非遗文化发展路径时提出,“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我们可以借助短视频来呈现娄烦非遗技艺的现代生命力。一方面,要针对不同的非遗技艺策划相应的主题短视频。另一方面,也要注重短视频的传播和推广,尽量让更多的年轻人和外国人参与进来。”刚果(金)留学生王叶则动情表示,“中国革命者在艰难困苦中依然坚守理想,这种坚定的信念令我深受震撼,也鼓舞着我们非洲青年勇敢追逐自己的人生梦想。”

活动最后一站,学生们走进娄烦非遗展览馆体验非遗文化。面塑、绳编等展品令留学生们赞叹不已,他们多次与非遗老师互动提问。土库曼斯坦留学生王大伟表示:“山西非遗既有精湛技艺,更蕴含对自然与生活的理解,非常有意思。”中外学子在互动中展开热烈讨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智慧碰撞出火花。

此次娄烦之行,以红色教育与非遗文化为纽带,成功搭建起跨文化交流的桥梁。留学生们不仅是观察者,更成为文化对话的积极参与者。未来,我院也将继续深化此类实践,让更多来华留学生读懂中国故事,传递文明互鉴的青春强音。

  

文   字:武佳榕

二  审:杨    茜

三  审:冯乃辰



联系我们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92号
电话:0351-7011934
传真:0351-7010872
邮编:030006
学院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24 山西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