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信息
院系信息
体育学院(“双一流”重点发展学科)
发布时间:2019-04-01

山西大学体育学院的前身是山西大学体育系,创建于1951年,是我国最早创办的16所体育系科之一,于1996年正式成立了山西大学体育学院,成为我国专业水平较高的体育院系之一。学院现拥有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四个本科专业;拥有体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山西省重点学科及科研创新团队、体育学山西省重点学科、山西省运动与人体科学重点实验室,山西省体育发展研究中心;另外还拥有体育科学研究所、民族传统体育研究所、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所等实体研究团队。已形成了从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流动站一条龙的教学、训练、科研人才培养模式,是山西大学的品牌专业。在发展学科专业的同时,学校注重学生全民健身,新成立公共体育学院,负责全校的公共体育教学、训练、竞赛,极大地增强了学生体质,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全面发展。

目前学院有教职工124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28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42人,其中已获得博士学位的34人,山西省教学名师2名,国际级裁判4名,国家级裁判13名,国家级教练1名。

一直以来,学院注重学科建设,体育学科排名及各专业等级均位居全国前列,在2017年教育部第四次学科评估中“学科整体水平”进入全国前20%-30%,等级为B;2014年—2015年“体育学类”首次进入全国十强,位列第 8,等级荣升为5★。本科体育教育、社会体育管理与指导两个专业分别在2013年和2015年为5★级专业。

山西大学体育学院作为山西省冠军的摇篮,运动竞赛成绩斐然,既有蹦床奥运冠军董栋,又有游泳亚运会冠军曹玥。在历届奥运会上,我院有10位同学代表中国参赛,并获得1金1银、两铜的优异成绩;在第25届、26届、28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我院有15名同学代表中国参赛,并获4金、3银、1铜;在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上取得13金、19银、23铜的优异成绩,团体总分进入全国前八名,获得“校长杯”;在第十三届学生运动会上破大学生游泳纪录1项;获得金牌1枚、银牌2枚。2015-2017年度,代表山西大学参加21项国内外赛事,累计获得:金牌52枚、银牌33枚、铜牌21枚。篮球队2017年全国大学生比赛第五名,两次荣获西北王。在发展传统项目同时,突出发展特色项目桥牌、水球、射箭、橄榄球等项目并且都获得了全国大学生比赛的冠军、亚军、季军的优异成绩。2016年2月17日,人民日报社人民网发布了《2015中国普通高校体育竞赛榜》,该榜单围绕体育成绩、舆情热度、校队设置和新媒体建设四个指标对全国438所普通高校进行评分,山西大学脱颖而出,以总分68.86跻身全国十强,位列第七,成为了“体教结合”的好榜样,进而切实提升了我校在全国的享誉度。

在科学研究工作方面,学院取得了重大成绩和突破。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等科研项目80余项;出版专著41部;主编和参编国家统编教材41部;在《体育科学》等体育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获省部级成果奖30余项;科研经费共计1800万余元。

学院始终把提高教学质量放在首位,秉承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精英教育”的理念,遵循教学、训练和科研三结合的教学模式,为培养基础理论扎实、专业技能突出的高等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基础。目前体育学院在校本科生938人,研究生176人,拥有教学训练实习基地36个。在学习本专业相关课程外,学生可以选修双学位课程,如:法律、外语、计算机等。近年来我院保送和考取研究生形势十分喜人,本硕连读比例高达32%。2018届本科毕业生中保送硕士研究生23人,其中外保11人;同时,考取硕士研究生19人,考研率高达33%。

体育教育专业:培养具备系统地掌握体育教育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掌握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规律,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在各级学校从事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运动训练专业:培养具有竞技运动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从事专项运动训练的基本能力,能在专业和职业队、体校和学校代表队、体育俱乐部等部门从事训练、教学、竞赛、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掌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体育健身指导、体育健身休闲娱乐业经营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和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